【紫芭蕉生活研究室編輯部/現場觀察】

 

一顆甜甜圈掀開的現實:I’m Donut? 熱潮背後,台北黃牛排隊經濟正在成形

 

示意圖/envato

 

不是演唱會,不是球鞋,也不是新iPhone——這一次,讓台北人凌晨出門、請假排隊、開價「代排400元」的,

是一顆雲朵口感的日式甜甜圈。從福岡紅到東京、紐約,如今強勢登台的 I’m Donut?,

在東區敦化南路一帶開幕短短幾天,就引爆社群討論。

但在熱潮背後,卻悄悄浮現了另一種城市生態:排隊黃牛、代購接單、群組暗號交易,

不再只存在於明星周邊,而是進入了甜點界。

 

示意圖/envato

 

你會在凌晨5點的巷口看到穿著拖鞋的阿姨和看似高中生的少年,

低頭滑手機,嘴上卻在確認:「你是5點半的那個號碼嗎?」

而在蝦皮、Dcard、小紅書,甚至出現了「I’m Donut? 代購預約單」、

「每日限量生乳款、甜鹹混搭口味雙入組」等販售內容,標榜「保證是前30號、不含店員友情號」,

甚至明碼標價一顆甜甜圈換兩杯星巴克。

 

這不只是熱潮,也是社會學的投射。當品牌試圖以低調、極簡、單純的「一問號哲學」呈現風格,

市場卻自動衍生出資源搶奪與翻轉套利的副本。

甜點變成門票,吃不是目標,炫耀才是過程,而人們心照不宣地參與其中。

 

 

當然,你也可以不參與這種遊戲。你可以選擇走進巷口的咖啡店,買一杯自己喜歡的味道,

或在家裡的陽台,用熱水沖開那一匙冰熬檸檬膏,在清晨沒有人搶你位置的空氣裡,好好喝完一杯屬於自己的酸甜。

這些日子,我們不缺話題,而是缺一點靜靜的好味道。I’m Donut? 的確好吃,也值得試。

但如果那一口雲朵讓你覺得太遙遠,不妨也試試看生活中那些「不排隊也很值得」的選項。

你會發現,有些簡單的滋味,不需要等號碼牌就能抵達你心裡。

 


紫芭蕉生活研究室編輯部 出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