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紫芭蕉⽣活研究室編輯部/成分觀察專欄】

 


你每天喝的那杯茶,可能正含有「兒茶素」

你可能沒特別注意,但每次打開⼀瓶無糖綠茶、泡⼀壺烏龍或紅茶時,兒茶素其實就已經悄悄出現在你⼿中的茶湯裡。

這種來⾃茶葉的天然多酚,是影響茶湯澀味與⾊澤的關鍵成分之⼀,也常被提到具備⾃然的抗氧化特性。


不同茶類中,兒茶素的含量會隨著製程差異⽽有所變化。綠茶因為屬於未發酵茶,保留了茶葉中最完整的兒茶素結構,

因此含量相對最⾼,每100毫克茶乾可含約10%至15%的兒茶素。常⾒的煎茶或龍井,都是其中代表。

⽽烏龍茶因為屬於半發酵茶,製作過程中部分兒茶素會氧化轉化成其他多酚類,如茶⿈素,因此含量略為下降,

但仍保有⼀定比例。至於紅茶,屬於全發酵茶,兒茶素在製程中多數會被轉化,因此殘存比例最低,

但換來的是溫潤濃厚的⾹氣與紅褐⾊的茶湯。


如果你習慣喝茶,無論是熱泡還是冷泡、傳統沖泡還是瓶裝茶飲,都可能正在不知不覺中接觸到這類成分。

它不是特別添加,也不是什麼功能性話題,只是茶葉⾃然⽣成的其中⼀環。你喝到的風味層次、⾆尖的回⽢、

甚至那⼀點點苦澀,往往都與兒茶素有關。

兒茶素不是神奇的關鍵,⽽是茶之所以成為茶的理由之⼀。了解它,不是為了標榜健康,

⽽是認識每天那杯茶裡,藏著多少細節,值得你更認真地慢慢品。

 


紫芭蕉生活研究室編輯部 出品